2014年10月25日,由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教育部高等院校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俄語專業(yè)教學分委會共同主辦,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黑龍江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黑龍江大學出版社和黑龍江省俄語學會共同承辦的第十二屆全國俄語語言與文化研討會在黑龍江大學主樓A座226室舉行。來自北京大學、吉林大學、蘇州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蘭州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34所國內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54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
大會開幕式由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院長白文昌教授主持,出席開幕式的專家有:黑龍江大學副校長丁立群教授,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寧琦教授,黑龍江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級教學名師張家驊教授,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俄語系主任、博士生導師趙愛國教授,黑龍江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孫淑芳教授,俄羅斯駐沈陽總領事館副領事西拉耶夫先生。
大會分個別發(fā)言與小組討論兩個部分,蘇州大學趙愛國教授、天津外國語大學姜雅明教授、《外語學刊》編輯部主編李鴻儒教授、內蒙古呼倫貝爾學院陳昭明教授、吉林大學劉佐燕教授以及蘭州大學張宏莉教授進行了發(fā)言。趙愛國教授將語言文化學置于人類中心論范式的視閾內,對其學理進行辨析。姜雅明教授以政府工作報告俄文譯本為例,分析政治語篇中的客觀現實、觀念和概念以及語言特色在文本語義、認知和語用層面的呈現特點。李鴻儒教授談了新時期俄語語言與文化研究趨勢,即引進、整合、本土化,特別強調的是引進與詮釋的目的都在于以俄羅斯先進語言學理論和方法為基礎,建設、發(fā)展中國語言學。陳昭明教授介紹了呼倫貝爾學院與俄羅斯后貝加爾國立大學共建的“俄羅斯語言與文化中心”所取得的系列成果。劉佐燕教授著重探討了語言個性問題,闡釋了語言個性的定義、產生的原因及條件等。張宏莉教授分析了俄羅斯文化戰(zhàn)略與對外語言推廣政策,指出俄語和俄羅斯文化正在以一種溫和、間接而隱蔽的方式推廣開來。在討論部分,議題涉及認知語言學、詞典學、術語學、俄語教學、語言文化學、翻譯學、文學等方面,充分地交流使與會者思想碰撞。
此次大會議題廣泛、交流充分,必將進一步推進我國的俄語語言與文化的研究工作,使其在洋為中用、引進創(chuàng)新的路上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