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清代詩人別集叢刊”(項目編號:14ZDB076)研討會在哈爾濱舉行,。研討會由該項目首席專家杜桂萍教授召集,來自全國各地的古籍整理專家,、項目合作方人民文學出版社專家,、項目組成員參會,,項目組成員提交了版本調查報告、作品樣稿60余篇,。一天半的研討解決了諸多古籍整理與研究過程中的文學,、文獻、體例等問題,,總結了立項四年以來的成果和經驗,,交流了清代文學與文獻研究相關領域學術前沿信息。

本次會議開幕式由黑龍江大學文學院副院長陳才訓教授主持,,副校長于文秀教授,、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周絢隆編審、省委宣傳部社科工作辦鄒國平主任先后致辭,。于文秀副校長介紹了黑龍江大學近年來的發(fā)展情況,,對各位學者給予黑龍江大學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周絢隆編審強調會議力求在充分的學術研討中解決青年學者在古籍整理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將整理技巧落到形而下的層面,,進而達成深度整理的出版要求。鄒國平主任對項目研究取得的階段性成績表示祝賀,,并指出省社科工作辦將繼續(xù)為項目做好服務,、保障及相關的宣傳與推介工作。
本次研討會以專題講座與現(xiàn)場交流為主要形式,,共分三場進行,。
第一場(1月12日上午)由項目首席專家杜桂萍教授主持,,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項目出版負責人葛云波作了題為《深居簡出——對于古籍整理常見問題的策略》的專題報告,。
葛云波編審從三種讀書之境“字字不明白”“諷誦涵詠”“從容涵泳”入手,,指出在古籍整理的過程當中,所謂“深居”就是要“涵泳”,,即在廣泛搜求版本的基礎上還要深入文本,;而“簡出”則是在整理眾多的材料時,能夠做到版本清晰,、前言深入淺出,、作品井然有序,校記,、附錄簡練清晰,。他認為,應以調查研究作為古籍整理的前提,,而調查研究要求廣博,,古籍整理則要求集約。葛云波編審還分別就總目錄,、前言,、凡例、目錄,、正文,、附錄等各個部分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舉出具體示例,予以講解和說明,;就避諱字,、繁簡字、難見字,、異形異體字等文字問題的處理方式分享了句讀技巧,。
周絢隆編審多次補充發(fā)言,對古籍整理的現(xiàn)狀,、普遍存在的問題以及項目出版質量的具體要求等進行了闡述和強調,。
第二場(1月12日下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周絢隆編審主持,,中國藝術研究院趙伯陶編審作了以《別集審讀問題綜覽》為題目的專題報告,。
趙先生將項目啟動以來學者們在別集整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共性和個性問題進行了總結和剖析。對繁簡字之間的轉換,、句讀以及避諱字,、繁簡字、錯別字等問題都進行了細致的講解,,并與大家交流了多種查找文獻的方法,。趙伯陶先生的講座,,從具體到一般,將學者們在整理文獻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梳理和規(guī)范,。
山東大學文學院鄒宗良教授在會上作了補充發(fā)言,,強調了解作者所處地域、時代及相關作家,,即了解“今典”的重要性,。指出通“今典”是文獻整理的基本功,以作者為中心,,由點及面,,擴大對人物各個方面的積累,豐富當時的知識,、熟悉當時的歷史狀況,,對點校作品而言至關重要。
第三場(1月13日上午)由浙江師范大學李圣華教授主持,,山東大學文學院杜澤遜教授作了題為《談談版本學與�,?睂W的相互為用——以<十三經注疏匯校>為例》的專題報告。
杜澤遜教授首先分別明確了版本學與�,?睂W的任務,,即版本學的任務是確定版本的性質及年代、確定版本的質量,、理清版本的源流,,而校勘學的任務是改正古書的錯誤和保存古書的異文,。繼而以《十三經注疏匯�,!窞槔U釋版本學與校勘學的關系,,即�,?惫艜獜陌姹菊{查開始,從版本學的成果入手,,無論是版本的年代,,版本的流變軌跡,還是版本質量的評價,,都有賴于�,?薄T谛,?边^程中,,異文是聯(lián)絡文本之間內在關系的橋梁,保存古書的異文在很大程度上是為自己或者他人提供進一步從事科學研究的材料,。
會議最后,,杜桂萍教授對與會專家學者前來參會表示由衷的感謝,,并對項目參與者提出趁熱打鐵、加快進度,、保證質量的要求,,盡快消化本次會議內容,高質量,、高標準地進行整理工作,,有效推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清代詩人別集叢刊》進度和高質量完成。